四川经济网讯(记者 李霁玥 文/图)党的十八大以来,四川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,大力建强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,全省人才总量已经突破千万大关,居西部第一。2月23日,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我省着力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,主要目标已经明确:到2025年,以“1+3+N”布局的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基本形成,科技创新主力军集聚水平显著提升,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数量大幅增长,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,在全国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稳步增强,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。
新闻发布会现场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会上,省委组织部副部长、省委人才办主任李国贵介绍,综合考虑各区域、各市(州)经济发展水平、人才队伍规模质量、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,我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以“1+3+N”作为主要的功能布局——
“1”即成都作为“头雁引领”,要发挥核心引擎作用,加快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主要承载区;
“3”即“三翼驱动”,绵阳、宜宾-泸州组团、南充-达州组团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,要紧随成都之后,加快建设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和区域创新人才集聚地,共同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承载区;
“N”即“多点支撑”,要求其他市(州)加快建设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,发挥各自优势,共同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多个支点。
省委组织部副部长、省委人才办主任李国贵介绍“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”相关情况
主要目标和功能布局已定,我省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基本形成?
突出“头雁引领”。明确成都重点围绕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新型材料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医药等产业,深入实施“蓉漂计划”“蓉城英才计划”,高水平建设成渝(兴隆湖)综合性科学中心、西部(成都)科学城,积极承接更多国家人才政策改革试点,打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环境,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汇聚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。
强化“三翼驱动”。明确绵阳围绕国防科工重点领域,优化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,构建集聚国防科工人才的平台体系,完善高层次人才评价激励机制,加快壮大国防科工战略人才力量。宜宾—泸州重点围绕白酒、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动力电池、数字经济、现代医药等产业,加快建设大学城科创城、西部工匠城,建强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,加快汇聚产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。南充—达州重点围绕汽车汽配、能源化工、食品饮料、新材料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,制定产业人才支持政策,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和人才飞地建设,建强产业人才发展联盟,加快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。
夯实“多点支撑”。明确其他市(州)立足发展定位、发挥比较优势,重点依托高新区、经开区和产业园区,大力建设各类人才创新载体,加快汇聚产业高端人才和特色产业人才。发挥县(市、区)人才工作先行区的“排头兵”作用,鼓励先行区积极探索创新,用足用好人才政策。
强化支持保障。聚焦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难点堵点问题,提出在“1+3”核心区率先试行20条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,涵盖编制使用、岗位管理、职称评审、学科设置、科技成果转化、科研经费管理使用、人才服务、住房保障等相关内容,通过不断探索总结经验,逐步形成在全省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南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